在均瑶集团年会上,王均金董事长战略性地提出了均瑶集团在2024年全面走向国际化、科技化、绿色化、生态化的四化战略部署。
围绕华模科技的发展战略,王均金董事长讲到:“华模科技发展肯定要靠科技引领,要做世界第一就是靠科技,出来的产品用户才喜欢用,核心是通过模拟机训练提高航空公司的安全,要把这个方面研究透。然后产品迭代改变盈利模式,不光是卖模拟机,而是卖售后服务、卖科技产品、卖创新的提高安全管理手段的服务。”公司上下深入学习和贯彻董事长的工作要求,将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将战略指导落到实处。
华模科技已经从起步阶段走向了与国际领先的对手竞争的阶段,面对复杂、严苛的竞争环境,公司深刻体会到通过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来扩大竞争优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唯有通过全面的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才能够塑造华模特有的产品价值,真正形成科技差异化的特点,进而提高公司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2024年,华模科技自主研发的A320-NEO全动飞行模拟机成功通过了代表世界高标准的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D级鉴定,标志着华模科技获得欧洲航空业的认可,具备研制符合全球标准飞行模拟机的能力,为其未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航空设备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树立了中国智造的形象,取得这些成绩无不是因为高科技公司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坚持创新即是践行董事长提出的“科技引领”的具体要求。
创新讲究方法
华模科技的创新之路概而言之有三大特色:
一是以国家重大项目为支点,推动技术突破。航空工业具有技术要求高、初始投入大的特点,利用好各级重大项目进行具有协同效应的科研攻关对民营企业创新创业而言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华模科技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上海市服务业专项、上海市首台套项目突破、上海市重大装备战略新兴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通过这些专项,分别开展了国产737MAX模拟机研制、国产民机(ARJ21)国产化攻关等重要的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研制工作。以重大项目为支点,即解决了项目启动期的资源投入的问题又能够充分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增强了企业投入研发工作的信心。
二是以集团产业背景为支撑,抢占战略先机。科技创新要敢想敢为,但绝非盲目而为。充分利用集团的产业背景进行赋能是华模科技创新实践中的又一利器。集团旗下的吉祥航空(603885)、九元航空是国内民航业内民营航司的中坚力量,因此具备产业赋能的条件。
围绕董事长提出的“通过模拟机训练提高航空公司的安全”这一核心命题,公司将由产品部专人组织调研,根据局方的最新要求,结合目前世界上的前沿技术,对标国际竞争产品,结合公司的技术特点和能力进一步论证、阐明公司“新一代智慧模拟机”的研发方向。凭着对民航运行理念的深刻理解,华模科技提出了围绕“飞行员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的诸如“驾驶舱智能评估”“塔台通讯环境模拟系统”项目等各项模拟机创新功能提升,集团内的航司也能够为这些功能创新提供先行先试的平台,共同推动创新成果的落地。
三是以行业资本联合为纽带,整合创新力量。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多方的力量谋求更快速的发展。华模科技在发展中发挥了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一方面在成立伊始即搭建了员工持股平台将公司发展和员工个人利益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产业链内以资本链接为纽带的深度合作。通过资本和产业合作双轮驱动的模式为企业发展助力。不论是面对共同推动模拟机核心部件国产的上游企业还是共同开拓国内外培训市场的下游客户,华模科技在产业链的整合过程中均将股权合作视为整合发展的一种路径。
创新更讲理念,创新要服务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更要为行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创新要服务国家战略。企业的创新首先要讲站位,要以战略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牵引,通过创新真正实现全面的价值创造。为社会创造价值,建国际化现代服务业百年老店是均瑶集团的企业使命,也是集团创立华模科技的初衷。
创新要文化引领。民营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要以企业文化引领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集团“一二三四五方法论”中“恒心、恒新”代表了华模科技的创新文化,“持之以恒、持续创新”的文化内涵激励着华模的科研团队一次次挑战自我。
创新要脚踏实地。民营企业创新殊为不易,创业道路上要解决好人才、资金、组织、市场等诸多环节的挑战。民营企业搞创新既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路,一味的以实验室思维进行创新必然难以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得以生存。
筚路蓝缕玉汝成配资怎么玩的,大浪淘沙始见金。兼具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企业家的实干精神的新时代民营高科技企业必能在新一轮的科技浪潮和产业革命中勇立潮头,为“百年老店”添砖加瓦。
双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