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很少公开承认失败,这次却破了例。他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话,直言美国在全球博弈中遇到了巨大挑战现货配资网站,还罕见地用“深不可测”来形容中国。从这次表态来看,特朗普已经不得不接受现实,接下来,他将被迫采取三步行动来应对。
认清现实:失去印度和俄罗斯,特朗普口气变了
这几天,中国的阅兵引发全球关注。特朗普的焦虑肉眼可见。短短两天,他先是要求五角大楼迅速重振美军,又亲自上网发文。和过去动辄高调批评不同,这次的特朗普没有吹嘘美国实力,也没有直接攻击对手,而是放低姿态,表达出一丝无奈。
在这段表态中,他重点提到了两个方面。
第一,美国正在失去印度和俄罗斯这两个关键伙伴。他用了“似乎我们真的失去了印度和俄罗斯”这句话。表面上看是惋惜,实际却是一种承认。
第二,他谈到中国时,用了四个字:“深不可测”。这四个字,显示出特朗普对中国的复杂情绪。他既感到压迫,又带着一丝恐惧,同时也代表着对中国实力的认可。
但话到嘴边,特朗普仍不忘保持强硬形象。他用“让”来形容印度和俄罗斯“归属”中国,好像是美国主动放弃,而不是被迫失去。这就是特朗普一贯的风格:嘴硬,心里不服,但现实摆在眼前,他不得不认清局势。
几乎在同一时间,普京在俄罗斯远东主持会议时被问到一个问题:中俄印被称作“龙、熊、象”的组合,俄罗斯处于什么位置?普京直接回答:俄罗斯就是熊,中国是龙。这番表态和特朗普的发言,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在强调团结,一个在表达焦虑。
这说明,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俄印正在加强联系,而美国在这场竞争中感受到了明显的孤立。特朗普虽然不愿承认,但从他这次的言辞可以看出,美国的战略调整已经迫在眉睫。
第一步:拉拢欧洲,重建联盟
特朗普上台初期,对欧洲盟友颇为轻视。他曾多次公开批评北约,甚至差点和欧洲彻底翻脸。当时的副总统万斯在欧洲说了许多刺耳的话,至今仍让欧洲政客心有余悸。
然而如今,局势已经完全不同。随着印度和俄罗斯逐渐与美国保持距离,欧洲成了美国唯一能依赖的地区。特朗普在9月4日向欧洲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立即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二是配合美国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
第一个要求相对容易,欧洲虽不情愿,但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也只能被迫接受。但第二个要求则让欧洲左右为难。欧洲经济本就疲软,如果同时要和中国对抗,将对自身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德国、法国这些国家都依赖中国市场,不可能轻易做出决断。
因此,特朗普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他必须拿出足够的筹码,才能让欧洲配合美国的战略。问题在于,美国能提供的回报有限,欧洲愿不愿意跟随,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二步:在中俄印三国中寻找突破口
中俄印三国是当前全球舞台上的关键力量。美国想要继续维持影响力,必须在这三国中寻找“软肋”。特朗普显然已经开始行动。
首先是印度。特朗普对印度的关税政策非常强硬,高达50%的税率让莫迪政府压力山大。印度制造业出口受挫,国内企业叫苦不迭。然而,莫迪并未向美国低头。就在不久前,他亲自出席上合峰会,积极拓展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试图寻找新的市场。这意味着印度虽然有压力,但并没有被逼到死角。特朗普想通过经济施压让印度屈服,恐怕还需要更多时间。
再看俄罗斯。20多个欧洲国家放话要向乌克兰派兵,特朗普也表示会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普京的态度更为强硬,他直接回应:欧洲若敢派兵,俄罗斯就会视为攻击对象,并采取军事行动。普京的话释放了一个信号:俄罗斯不会退让,冲突将继续升级。美国想依靠这一手段削弱俄罗斯,难度极高。
总体来看,印度虽然暂时还可施压,但俄罗斯的立场异常坚定,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松动。特朗普在中俄印三国中,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突破口,这让他的战略更加被动。
第三步:加码贸易战,对中国“硬碰硬”
特朗普的第三步动作,是继续推进对华贸易战。这是他最倚重的手段,也是他最棘手的问题。
前几天,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早先制定的加税政策违法,现在案件正在等待最高法院的终审结果。如果最高法院维持这一判决,特朗普将面临法律上的巨大障碍。他一方面想维持强硬姿态,另一方面又担心新的加税措施被法院推翻,这让他骑虎难下。
更关键的是,中国经济体量庞大,美国单方面的贸易战很难真正奏效。过去几年,美国对中国加税,但美国国内的通胀、制造业萎缩却越来越明显。特朗普如果继续加码,不仅对中美关系影响深远,也会对美国自身造成新的冲击。
所以,这一步棋是特朗普最想打却最难下的。他必须在强硬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否则很可能自食其果。
结语
特朗普终于意识到现货配资网站,中国已不是可以随意打压的对象,而是一个无法预测、无法轻视的对手。世界格局正在重塑,特朗普能否通过这三步行动挽回局面,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大家如何看这件事?欢迎讨论。
双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